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为什么学校要放石雕孔子像雕塑

“宣圣”、“至圣”均出石雕孔子封号。孔子,名丘,字仲尼,春秋末鲁哀公祭悼孔子时,称其为“尼父”。汉平帝追谥孔子为“褒成宣尼公”,从汉代起,又称孔子为“素王”。魏太和十六年(492),改谥号为“文圣尼父”。北周大象二年(580)又封号孔子为“邹国公”。隋文帝则尊孔子为“先师尼父”或“宣尼”。唐时尊称“宣父”,先后封号“太师”、“隆道公”、“文宣王”。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(1008),谥号孔子“玄圣文宣王”,宋大中祥符五年(1012),宋真宗以国讳,改谥孔子为“至圣文宣王”。“至圣”则是说孔子是最高的圣人。元大德十一年(1307),元武宗对孔子原谥号“至圣文宣王”加号为“大成至圣文宣王”。明嘉靖九年(1530),明世宗更正孔庙祀典,去掉原封王号及“大成至圣”,定孔子谥号为“至圣先师”。清顺治时期,先谥号孔子为“大成至圣文宣先师”,后又改为“至圣先师”。除此之外,孔子又有孔圣人、孔夫子之称,而道教则封孔子为“太极上真君”,并称其为“玄宫仙”。

一方面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代表人物,而儒家作为中国的本土哲学,长期也是官方哲学,受到了很高的重视。

另一方面,孔子是著名的至圣先师,他当时开办教育,弟子三千,七十二贤人,是古代早期著名的教育者,而且也有很多著名的教育理念,对后世都很有影响。

版权所有。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。